基礎醫學部開展“課程思政”交流研討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精神,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基礎醫學部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和課程思政建設水平,6月8日,基礎醫學部召開了“課程思政”交流研討會。基礎醫學部黨政領導、全體教師參加。會議由基礎醫學部副主任張雄鷹主持。
交流會上,山西省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三等獎獲得者、醫學免疫學教研室王佳老師以《抗體應答》為例,分享了課程思政的設計思路、融入途徑、參賽感受和收獲,她特別強調思政元素要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融進教學,讓學生真正領悟到思政的內涵,提升課程思政水平,實現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升。
與會教師就如何設計實施課程思政、如何融入思政元素等進行了交流和討論。對利用課間播放講解“黨史上的今天”,激發學生勿忘國恥、奮發圖強的愛黨愛國情懷;在《循環系統》中引入除顫儀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引導學生把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培養其“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在《內分泌系統》講解時,列舉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號召學生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的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精神;在動物實驗中,教授學生從關懷動物開始,培養學生仁愛之心、大愛情懷,樹立醫學的人文關懷理念;通過“艷紅大講堂”“第二課堂——人體結構標本手工制作”言傳身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領;通過講授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取得的寄生蟲疾病防治的偉大成就,使同學們不斷增強“四個自信”,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擔當意識;講解《脊髓灰質炎病毒》時,引入“糖丸爺爺”的故事,以身試藥、以子試毒,引導學生學習老一輩不畏艱險、勇于奉獻的精神;在學生參加生化歌曲大賽的過程中,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講授細胞衰老與凋亡課程時,結合身邊案例,講解我校特聘教授譚錚老師的成果,激勵學生學好本領,報效祖國等經驗做法進行了充分交流。
基礎醫學部黨總支副書記曹燕飛強調,各位教師要強化專業課育人的思想自覺,加強對課程教學中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提高課程思政育人能力;各科室要結合課程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要真正坐下來討論、群策群力,確保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不誤、兩促進。
基礎醫學部主任張翠英對各位老師的經驗分享表示感謝。她指出,基礎醫學部自2019年以來,課程思政建設有了長足進步,通過此次交流會,展示了基礎醫學部課程思政建設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做法,深入探討了課程思政的內涵,豐富了課程思政建設的方式、方法和舉措。她希望全體教師,要加強課程思政自覺意識與育人能力,充分發揮教師“主力軍”、課程“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將課程思政建設深度融入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全過程,從專業課程中挖掘思政要素,于潤物細無聲中開展思政教育,切實推動我校課程思政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
(基礎醫學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