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長治醫學院附屬醫院和濟醫院胃腸外科成為NosesVIIIA Trial研究分中心(國家級重點課題)。
近年來,附屬和濟醫院胃腸外科在學科帶頭人郭偉教授的帶領下,不僅在醫術上攻堅克難,挑戰疑難中的疑難,微創中的微創;而且在科研上與時俱進,緊跟國家級最前沿的研究,推動科研和臨床實現良性互動。
NOSES(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使用腹腔鏡器械、TEM或軟質內鏡等設備完成腹腔內手術操作,經自然腔道(陰道、直腸或口腔)取標本的腹壁無輔助切口手術。目前,可以開展NOSES手術的組織器官主要涉及結直腸、胃、小腸、肝膽、泌尿及婦科腫瘤等。
在微創時代的大背景下,NOSES相較于傳統手術方法有明顯優勢,既符合患者利益需求,同時也與外科醫生追求微創技術目標相一致。2013年由我國王錫山教授首次提出,經過數年發展,NOSES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清晰、龐大的理論技術體系。NOSES手術通過將極致微創與良好可行性有機結合,快速贏得了外科醫師與學者的廣泛認可。附屬和濟醫院胃腸外科于2021年選派牛瑞龍醫生去王錫山教授的團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進修學習9個月,將NOSES完整的理念和技術手段帶回科室。
目前,科室已常規完成各類NOSES手術,其中NOSES VIII 是經陰道取標本的腹腔鏡下右半結腸癌根治術。它不僅需要完成腹腔鏡下完整的系膜切除及淋巴結清掃,還需要全腹腔鏡下進行消化道重建,更需要術者與助手的默契配合,完成經陰道取出長約20*4cm大小的右半結腸。科室能熟練完成此術式,并得到上海瑞金醫院馮波教授的認可,邀請參加入國家級重點研究項目-Noses VIIIA Trial研究,標志著科室在結直腸腫瘤的微創化手術技術上已得到國內高水準同行的認可。
專家介紹
郭偉,副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日本順天堂大學胃腸腫瘤學在讀博士。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普外科主任。
學術任職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CPAM)結直腸病學分會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CPAM)外科學分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間質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山西省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
山西省2019年優秀醫師
山西省長治市學術技術帶頭人
山西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晉東南胃腸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山西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食管胃結合部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山西省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山西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MDT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腫瘤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醫學專長
近端胃切除術后抗反流術式(如Kamikawa吻合、單通道吻合等)
各種功能保留手術在胃腸外科中的應用(如近端胃切除術,PG、保留幽門胃切除術,PPG)
腹腔鏡右結腸切除術和左半側切除術采用頭側混合入路
結直腸腫瘤的“NOSES”手術
疝的標準化診斷和治療
疑難復雜病例的診治
榮譽與獎勵
2016年,作為骨干人員,培養長治醫學院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技能大賽,獲“華北地區一等獎”、“全國三等獎”;
2018年,在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結直腸外科組首屆中青年結直腸外科技能大賽中榮獲“山西省第一名”稱號。
2018年,山西省“三晉人才---拔尖骨干人才”;
2019年,榮獲山西省醫師協會評選授予的“山西省優秀醫師”稱號;
2019年,榮獲長治市“百佳醫師”;
2020年,帶領和濟普通外科在山西省5年省市共建重點學科建設中榮獲第一名;
2022年,帶領和濟普通外科再次榮升為山西省60個拔尖及成績較好的學科;
2022年,山西省長治市專業技術學術技術帶頭人;
2022年,長治醫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
2022年,長治醫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
2023年,長治市胃腸腫瘤研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
2023年,山西省胃癌診療中心特聘教授;
2024年,山西省腹腔鏡培訓基地長治站主任;
近五年多次參加中國抗癌協會及中國醫師協會大會手術直播并主持演講,線上直播手術100余次;
科研水平
牽頭“長治市胃腸腫瘤技術創新中心”,牽頭“長治醫學院碩士研究生教育十周年優秀導學團隊”,培養碩士研究生近10人次。主持、參與省級科研項目8項,其中國家級吳階平基金會一項、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國內外學術期刊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26篇,sci和中華期刊收錄10余篇;編寫專著和教材4部;獲批國家級實用專利1項。
(附屬和濟醫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