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規范化診治培訓班在附屬和平醫院舉辦
4月19日,由附屬和平醫院主辦的“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規范化診治培訓班”在學術交流中心6樓報告廳召開。作為2025年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本次培訓匯聚國內消化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旨在提升區域肝硬化診療水平。
群賢畢至,共啟新篇
附屬和平醫院副院長王龍表示,食管胃靜脈曲張作為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的嚴重并發癥,其規范化診療對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他強調,附屬和平醫院始終致力于推動區域消化疾病診療能力提升,此次培訓不僅搭建了學術交流的平臺,更是推進臨床技術標準化的具體實踐。
開幕式由附屬和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楊長青教授主持。楊長青向與會專家及同仁致歡迎辭,并隆重介紹了出席嘉賓:陜西省人民醫院消化病院常務副院長劉貴生教授、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牟海軍教授、四川省人民醫院張笛教授、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李小會教授,同時向來自省內外醫療機構的200余名參會人員表示感謝。
聚焦前沿,賦能實踐
會議圍繞食管胃靜脈曲張的規范化診療展開,內容涵蓋指南解讀、技術規范、病例分享及管理策略。
劉貴生教授以《Leg型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治療的規范》為題,系統解析了內鏡治療的技術要點與操作標準,強調精準分型對療效提升的關鍵作用。
牟海軍教授結合臨床案例,分享了《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下硬化治療的臨床實踐與經驗》,深入探討了術中難點與并發癥防控策略。
張笛教授在《肛管再認識和內痔治療的體會》報告中,創新性提出肛管解剖與內痔治療的新視角,拓寬了消化道疾病診療的臨床思維。
李小會教授從分層管理角度出發,解讀《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分層管理及內鏡診治策略》,為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論依據。
楊長青教授結合本院臨床經驗,詳細講解了《消化道出血圍手術期管理——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下硬化治療》的全流程優化路徑。
姚運壯博士通過真實病例分享,展示了內鏡治療在復雜食管胃靜脈曲張中的應用效果,引發與會者熱烈討論。
手把手教學,促技術下沉
當天下午的 “手術演示及手把手培訓”環節成為會議亮點。劉貴生、牟海軍、張迪三位專家通過實時轉播,完成10例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患者的內鏡手術標準化演示,其精彩的手法、對指南的新理解、對學員的手把手教學指導讓大家受益匪淺。
凝聚共識,展望未來
閉幕式上,楊長青總結表示,本次培訓班通過“理論授課+手術演示+手把手教學”模式,對推動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診療的規范化、同質化、精準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醫院將繼續深化與國內醫療機構的合作,常態化開展此類活動,助力區域醫療水平邁向新臺階。
(附屬和平醫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