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開展2018年教師職稱評審工作
12月29日,我校在科技樓11層開展了2018年教師職稱評審工作。2018年申報教師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共5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6人、講師16人。
上午,學術答辯專家組對申報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參評人員進行了現場答辯,答辯現場全程錄像。本次答辯涉及內科學、護理學、臨床檢驗診斷學、皮膚與性病學、神經病學、外科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心理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藝術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體育、外語等19個學科。參評教師在答辯中表達自如,有理有據地闡述了自己的科研學術成果、應用價值及未來的科研設想及規劃。答辯現場秩序井然。
下午,學科評議專家組對申報教師系列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的成果業績、學術水平等情況進行了全面評議,涉及學科增加了化學、臨床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醫學6個學科。
學科評議結束后,執行評委會對46名申報教師系列中、高級職稱人員進行評審表決。大會逐一對參評人員的材料進行展示、匯報,由評委表決投票。最終,全票通過了8人晉升教授,23人晉升副教授,15人晉升講師。
高評委副主任委員宋曉亮教授主持大會,并宣讀評審紀律。人事處按評審條件對特殊問題進行了說明。教務處向大會匯報了參評教師的教學考核情況。
高評委主任委員鄭建中教授在總結講話中,對“如何用好職稱評審這一指揮棒”作了重要闡述。他強調,職稱評審要看論文、看項目,更要看真才實學。科學制定職稱評審條件是學校的頂層設計,二級院系今后要用好職稱評審這一指揮棒,要給教師“加壓”,培養教師報基金、寫論文的積極性。各二級院系要將學校的壓力層層傳導給教師,將職稱職數信息傳遞給教師,通過職稱評審指揮棒促進教師做科研、出成果。
(人事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