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我校附屬和平醫院普外一科武步強教授團隊利用三維可視化“導航”,成功為一名44歲患者實施復雜腹膜后巨大腫瘤切除術,切除腫瘤大小15*14*12cm,腫瘤切除聯合胰體尾、脾臟、部分胃、部分左腎上腺,手術安全順利,達到了預期效果。
武步強主任術前查看三維可視化
患者所患腹膜后腫瘤,為腹部后腹膜后方間隙內生長的腫瘤,腫瘤比較小時,多數病人無自覺癥狀,等到有癥狀時腫瘤往往已經非常巨大。因其位置較深,周圍有重要臟器、血管圍繞,腫瘤血管密集,解剖結構復雜,手術空間狹小,切除率低。尤其在腫瘤巨大的情況下,周圍組織和解剖結構會完全發生改變,一般教科書也沒有關于此類腫瘤的標準術式,需要醫生根據患者情況決定手術順序以及腫瘤切除范圍,這對于任何一名外科醫生來說,都是一次嚴重的挑戰。
術前CT圖像
術前CT顯示患者腫瘤巨大,與脾臟、胰腺、胃、腎上腺、結腸界限不清,并且腫瘤合并局限性門靜脈高壓癥,被曲張的血管包繞,手術難度極高,風險較大,腫瘤切除過程中稍有偏差就會損傷密布叢生的血管,很可能發生術中致命性大出血。
術中實時三維可視化引導系統
術中根據導引進行手術
患者只有44歲,但癥狀已很明顯,而且腫瘤還在逐步增大,手術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希望。武步強主任詳細分析患者情況,并應用國際最新的三維可視化系統進行術前評估,認為腫瘤切除可行。院級審核通過后,經過積極的術前準備和充分的醫患溝通,3月5日下午,手術如期進行。普外一科手術團隊通力合作,在三維可視化系統同步指引下,完整切除腫瘤,出血比預計明顯減少,手術時間也大大縮短。目前,患者情況穩定,正在逐步康復中。本例手術的順利進行,標志著我校附屬和平醫院普外一科精準手術能力更上了一個新臺階,躋身國內一流水平。
數字醫學三維可視化作為一門新型的交叉學科在醫學上應用廣泛。作為一個工具,它將肝臟、膽道或者胰腺腫瘤等部位進行CT、核磁共振掃描,獲得一個高質量的圖像數據,利用這些數據進行三維重建。利用3D技術把CT里的二維圖形變為三維立體模型,醫生可旋轉實時圖像,從前、后、左、右、上、下等任意角度對腹腔器官、病變部位、鄰近重要組織和周圍動脈、門靜脈系統進行觀察,特別是當腫瘤導致局部解剖結構明顯改變時,用此技術更能合理地制定手術方案,指導實際精細手術。三維可視化技術被稱為能看透腹腔病變的“透視眼”,手術中的“導航系統”,為病人保駕護航。這項技術翻開了肝膽外科的數字化時代和3D時代,也為疾病和診斷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附屬和平醫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