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處副處長 楊建洲
2018年以來,科技處在學校黨委、行政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校各部門、各位老師的積極配合與大力支持下,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務,現按照《長治醫學院關于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實施方案》精神和相關工作安排,對2018年科技處的主要工作開展情況述職如下:
一、2018年度工作開展情況
1.認真組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工作:通過舉辦申報交流會、邀請一系列專家進行一對一輔導等措施,組織發動廣大科研人員積極申報,2018年我校共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3項,其中面上項目16項,青年科學基金27項;6月份啟動了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工作,制定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申報工作實施方案》,并按計劃進行了實施。
2.全面推進了“1331工程”建設工作,成立了“人工心臟協同創新中心”“干細胞與組織工程研究中心”以及6個校級研究所;與山西大學等多家單位聯合申報“三晉干細胞研發與產業聯盟”,并組織申報了省“1331工程”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項目和省“1331工程”重點創新團隊項目。
3.召開了學校第五屆科技工作會議,對近五年在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團隊和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并對擬出臺的《長治醫學院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辦法》《長治醫學院科學技術工作獎勵辦法》等14個科研管理文件進行了解讀和說明。
4.2018年共組織申報各級各類項目共計185項,獲資助21項,全校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413篇,其中SCI收錄論文48篇。成功舉辦了我校首屆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為主題的科技活動周,活動周期間共舉辦校內外專家學術講座近40場。
5.2018年學報編輯部共收稿578篇,審稿345篇,刊載論文144篇,建立了網絡投稿系統、開設了微信公眾號,極大方便了師生投稿審稿及閱讀。
二、對標一流的差距及成因
對標新鄉醫學院,新鄉醫學院近5年來,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77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項,發表SCI收錄論文2040篇,建有省級重點實驗室等近30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基地。我校雖然與新鄉醫學院升本時間差不多,但我校目前在科研工作方面,特別是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發表SCI論文數以及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數等指標上,與新鄉醫學院存在較大差距。
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僵化保守,改革意識不強。沒能正確認識到全國各高校,特別是同類兄弟院校迅猛發展的態勢,沒能克服封閉保守意識,以更開闊的胸懷和眼界,加強戰略思維。改革創新意識還不夠強,思想仍然存在保守僵化狀況,只滿足于小發展、小跨越。
2.因循守舊,創新精神不足。思想不夠解放,不能突破已有的框框,用創新的思維和辦法應對解決前進道路上的新問題、新情況。創新精神不足,開展工作墨守陳規,缺乏靈活性,不能結合我校實際,充分借鑒先進院校的經驗,開創性的開展工作。
3.隨遇而安,工作標桿不高。只滿足于自身的一點成績,滿足于和省內院校相比,沒有放眼全國,對標一流院校。沒有找到困擾自己思維的癥結、制約工作的瓶頸,用改革的思維和辦法推進工作,以改革的勇氣解決問題。
4.慵懶散漫,作風不實。對一流院校的先進做法、經驗,學習、研究、思考的少,借鑒、實施的少,對已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實施的不夠徹底。
三、對標一流的思路舉措
1.提高科研意識,營造學術氛圍
通過出臺我校科學技術工作獎勵辦法、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管理辦法、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孵育基金管理辦法、春暉基金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加強我校教師科研意識,鼓勵教師進行學術研究。另外,科技處也將積極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進行學術交流,進一步鼓勵廣大教師外出參加學術會議,進一步鼓勵學校各院系主辦或承辦各級各類學術會議,營造濃厚學術氛圍。
2.以人才培養、人才引進為牽引,建設高水平科研隊伍
緊緊圍繞我?!笆濉卑l展規劃和學科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引進一批領軍人才,遴選和培養一批我校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發揮高層次人才的引領和催化作用,落實我校創新團隊資助辦法,完善科研團隊,不斷提升我校的科研水平和實力。
3.落實并推進基礎條件建設
加強平臺建設,一是建立以中心實驗室等為核心的公共實驗平臺體系,打造校級實驗技術公共平臺;加強實驗動物中心的規劃和建設。二是以建設高水平平臺為目標,推進“1331工程”建設,遴選并培育校級重點實驗室,為申報省級重點實驗室打基礎,也為我校教師提供更好的科研條件。
我的報告完畢,敬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監督!